中美科技较量之下,中国大力挖回硅谷华裔(图)

(image)

  作者 袁莉

  由于担心人才向中国外流可能会侵蚀美国的技术优势并削弱国家安全,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限制中资持有某些美国科技公司股份。

  与此同时,中国正通过另一种办法获取美国的技术资源,那就是挖人。

  根据一些接受采访的官员、人才招聘机构和其他人士的说法,中国政府和企业正想办法吸引优秀工程师、科学家和其它有才能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专业人士。汇聚了众多大型科技公司、研究实验室和风险投资者的硅谷是其主要目标。

  今年初,技术政策方面的知名中国政府顾问叶甜春在圣克拉拉坐无虚席的一个会议中心大厅发表演讲,宣传中国对尖端技术的需求及其雄厚财力带来的光明前景。叶甜春用普通话表示,把大家集中到这里是为了探讨合作的新机遇。

  叶甜春指导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工作。超过300人到场听了他的上述演讲,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和美籍华人。听众如此之多,导致开场宴会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座位,叶甜春不得不要求与会者分享。

  中国正在制定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宏伟蓝图,以期在未来主导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以及机器人等众多产业,用习近平的话说,此举意在使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

  中国的这一努力让美国忧心忡忡。

  特朗普政府近期的报告指出,像叶甜春发表讲话、并有中资科技公司出席的这类硅谷会议正成为中国挖掘人才并吸引初创公司赴华的渠道。美国同时也在考虑收紧签证,以限制在美中国科学家、学生和企业获取美国商业机密。

  目前各公司蓄势待发,准备继续招兵买马。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以及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公司等大型中资科技公司已在硅谷设有研发机构。由北京政府支持建立的中关村软件园则意在成为中资科技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基地。

  在当前计算机应用广泛的时代,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需求量很大,这些人往往频繁跳槽。追踪科技行业薪酬的公司Paysa Inc.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些美国最大型科技公司的雇员平均两年或在更少的时间里换一次工作。

  谷俊丽在中国一所知名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后去了硅谷。她在谷歌总部实习后加入了芯片制造商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在这里从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工作,后来又加入特斯拉,作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Autopilot部门的带头专家。

  20个月后,谷俊丽在去年10月份再度跳槽,加盟小鹏汽车(Xiaopeng Motors),在位于帕洛阿尔托的自动驾驶部门担任副总裁;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背后有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谷俊丽说,她的经验让她成为中国公司想要寻找的人才。谷俊丽称:“如果你参与打造了一件产品,那么你会知道其中的痛点和复杂性所在。”她表示:“如果你没有做过任何相关事情,你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这类职业变动往往带有个人机会主义色彩。这也符合中国政府为缩短领先技术差距所制定的计划。在最近一连串国家战略中,招募人才是首要任务之一;根据国家战略,中国已制定计划,将重点发展航空、信息网络、新能源车、机器人等十几个尖端科技领域。

  硅谷猎头初创公司Leap.ai利用人工智能来匹配用户与潜在的工作岗位。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Zhou Yunkai说,工程师差不多是唯一可以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无缝传输的职业。Zhou Yunkai来自中国,曾在谷歌工作。

  中国人才在美国科技业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为Facebook、谷歌等美国科技公司提供工程人力,其中许多人毕业于美国和中国的名牌大学。今年春节期间,中国顶尖工程大学的校友会为旧金山湾区的校友们举办了宴会。

  Leap.ai于两年前成立,最初打算为整个科技群体提供服务。该公司联合创始人Richard Liu说,出人意料的是,Leap.ai的用户大多是中国人。Richard Liu也曾在谷歌供职。

  Leap.ai用户中约70%是工程师,50%-55%是中国人。Leap.ai未披露用户总数。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倾向于聘请中国人;据人力资源专业公司的数据显示,在美国的中国科技公司中,超过80%的工程师是说中文的。

  据工程师和人力资源经理透露,招募关键人员是尝试缩小与竞争对手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美国企业已经动用法律手段,打击跳槽至竞争对手的工程人才,优步与谷歌旗下Waymo LLC就曾围绕自动驾驶汽车问题有过法律纠纷。

  前特斯拉工程师谷俊丽称,她的新雇主小鹏汽车将自动驾驶部门设在了硅谷,因为该地区的微处理器等关键技术全球领先,而且核心人才充足。在职业社交网站领英的个人资料页顶端,谷俊丽在自己名字旁边打出了“我们正在招聘”字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